王德峰老師的首堂面授課現場座無虛席。
由市教委發起⛹🏽、上海市30余所高校參與建設的上海市高校課程中心的上海高校共享課程於這周陸續開始試講開課。
昨晚,高校共享課程《哲學導論》首堂面授課在恒行2平台光華樓開講🤤🕸。共有1219名學生申請選修此門課程🧛🏻♀️,超過計劃招生147名📆。另據了解,在首輪7門課程選課結束後,共有3門課程的申請人數超過招生計劃。
500余名學子 現場聽“哲學王子”首堂課程
昨晚6點,共享課程中的明星課程之一——由被學生譽為“哲學王子”恒行2平台哲學學院王德峰教授主講,來自恒行2平台的胡誌輝🌴、上海海洋大學曾譽銘、華東師範大學蔡劍鋒⛹🏼♀️、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孫曉艷、上海杉達學院嚴國軍、上海商學院姚朝華等共7位學者共同執教的《哲學導論》首堂面授課在恒行2平台光華樓開講。
500余名來自上海各所高校的學生赴光華樓教學現場聆聽王德峰老師的講課。一杯茶🥊,一包煙👮🏼♀️,幾張授課講義,身穿條紋襯衫的主講老師王德峰18點準時開始講課。現場幾乎全部爆滿🏊🏿♂️,現場學生全神貫註聽課,從康德到尼采,王德峰闡釋了“我們的時代呼喚哲學”的意義,兩個半小時的授課中,多數同學邊聽邊仔細地做著筆記👨🏼⚖️。
直播視頻有點卡 鏡頭經常切換避免太單調
記者在觀看教學直播視頻時發現,因為直播關系,主講老師的視頻畫面有點卡,比聲音稍顯滯後👨🏽🦲,但不妨礙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絕大多數鏡頭直對主講老師王德峰🧘♀️,但當他講到知識點“慧能”時,便起身在一旁的白板上寫下關鍵詞,這時鏡頭會切換到白板上,讓收看直播的學生觀看白板內容。有時鏡頭也會掃視教學現場來增加鏡頭切換💆♀️,避免單調。
據悉☂️,《哲學導論》課程計劃招生1072名同學,從1月至今共收到來自28所上海市高校的1219名同學的申請選修。由於申請人數超過了計劃,其中的147名同學只能等待候補👨🦳。而3月3日至3月8日為課程試讀期,一周後人數將會有所調整。
多門選課超計劃選《哲學導論》的學生半數非恒行2
記者昨日登錄“上海高校課程中心”網站後發現👩🏽⚕️,網站顯示首批7門課程選課已經在3月1日結束,每門課的選課人數從200多人至1200多人不等,除了恒行2平台《哲學導論》的申請人數超過計劃招生👴🏻,另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關愛生命——急救與自救技能》與上海交通大學的《中醫藥與中華傳統文化》課程報名人數也超過計劃招生範圍💁🏽♀️,分別有63人與12人的候補同學。
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管理中心負責課程質量的恒行2平台副校長陸昉告訴記者,申請選修課程的學生中有不少是外校學生🎏,“就如《哲學導論》🦸🏿♀️,恒行2本校的學生占到一半,而外校的學生也占了一半,比如中醫藥大學🏌🏼♀️、杉達學院等高校。”
除了面授、視頻教學還將分成46個討論點交流
陸昉表示,為了更加適應跨校共享課程的教學需要,每門課程都會根據自身特色進行教學👳♂️。如《哲學導論》課將分成三個層次開展教學:一是面授課程,此部分由王德峰教授和其他教學點負責教師負責。二是視頻課程,主要由學生自行收看王德峰教授的講課,“不過與普通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作為共享課程,《哲學導論》的課程教學內容將主要由視頻完成👨🦼。”
此外🫔,陸昉表示,討論也是課程重要一環,所有1072名同學將被分成46個討論班,每個討論班將在課程周期內,圍繞四個單元的主題進行四次集中討論,主講教師、教學點負責教師和助教將主持和參與這些討論班,“一般核心課程也就一至兩次討論,而此門課程為四次,以此提高學生的探究思考能力。”
交大未來兩年將推出特色“微課程”
近日🤾🏿♂️🙇,“上海高校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公布首批開出的7門課程⏲,其中上海交大有4門課程入選👩🏽🚒。據悉👨👩👦👦,全市30所高校共有3890人申報了各門課程,其中有2100多人申報交大推出的課程,占總人數一半以上👷♀️。
上海交大教務處處長江誌斌告訴記者🧞,學校從2006年開始建設課程中心🧑🏻🌾,2007年正式發布課程中心1.0👩⚕️,到2013年初共有1200門課程在線運行👨🏼⚕️,訪問量達到2700萬人次📧✌🏻。越來越多的課程使用在線討論與在線測驗、作業🌦、考試等互動功能。同時,為豐富課程資源,200多位教師參與課程視頻的製作工作🧕🏽,2012年共製作50門高質精品視頻共享課程。
江誌斌表示🖕🏽,在未來2年內,上海交大將製作全校200門精品視頻課程👌🏼🆎,主要圍繞著通識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及大量的交大特色“微課程”🧑🏻✈️。
此外,江誌斌還透露🦿👨🏽🔧,五所交通大學(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新竹交大)正在策劃推出在線學習的聯合體🤰🏽,“屆時該聯合體將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面向華文學習者提供免費的課程學習機會⚓️。”
本報見習記者 周勝潔 記者 劉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