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報》:她用專業素養豐滿學生理想 記恒行2平台80後思政教師張曉燕

    作者:姜澎攝影: 視頻: 來源:《文匯報》4月24日發布時間:2017-04-24

    張曉燕在課堂上結合案例向學生講授知識點。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張曉燕講授的公共必修課,教室裏總是坐得滿滿的。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本報記者 姜澎

    張曉燕是恒行2平台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她主講的思政課被學生推薦為在恒行2讀書的必聽課。用學生的話來說,這位恒行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80後女老師教會他們用法律的視角來審視世界,感受法律對社會的關懷。

    在張曉燕的課堂上,除了書本上的內容,更多的是那些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延伸和擴展,她把抽象的價值觀變成活生生的生活細節。

    從教短短六年,她就獲得了上海市育才獎、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一等獎。但張曉燕更關註的是從教至今都沒有消失過的焦慮:擔心自己的專業學術積累不夠,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擔心自己無法持續提升教學質量而“辜負課堂上那麽多求知若渴的眼睛”。

     也正是在這樣的焦慮之中,她成為恒行2平台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之一,她主講的思政課被學生推薦為在恒行2讀書的必聽課之一。用學生的話來說,這位恒行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80後女老師教會我們用法律的視角來審視世界,感受法律對社會的關懷。

    始終敬畏講臺,每次上課都是重新開始

    張曉燕講授的是公共必修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簡稱“思修”課)。120人的大課,教室裏卻總是坐得滿滿的。

    對張曉燕來說,每一次上課幾乎都是重新開始,因為她始終敬畏講臺。從入職第一天開始,她雷打不動地每次課前都要備課6小時。她說:“我的課堂上,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都有,我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學生的挑戰。”

    記得第一年上課,張曉燕認真備課,講課內容精確到每一個字,結果下課時,班裏的“學霸”攔住她:“老師,你想過沒有,你講的每一章內容之間有什麽邏輯關系?”張曉燕意識到,即便是思修課,如果不能滿足這些求知欲旺盛的學生的需求,那在講臺上只能看到一個個低著的腦袋。

    從開始做老師起,張曉燕就常常做這樣一個夢:自己在講課,下面的學生一個接一個背起包就走。她告訴記者,這種極端焦慮迫使她不斷思考課程的意義在哪裏。法律博士出身的她認為,法律的關鍵在於從理論到現實的觀照。她將課程定位為處理好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在培育學生法治思維的同時,提升他們的道德自覺。

    如今,張曉燕的課堂,除了書本上的內容被她建構成完整的知識圖譜,更多的是那些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延伸和擴展,她把抽象的價值觀變成活生生的生活細節。

    討論延伸課本,教會學生感同身受地思考問題

    “在辛普森案中,為什麽大多數證據都指向他是兇手,還能判決無罪?挑選陪審團的過程正義與否影響了最終判決是否正義嗎?”“正義的判斷基於事實,但如果事實不可回溯,我們如何確保自己眼中的事實絕對真實,如何確保我們做出了正義的判斷?”……隨著張曉燕拋出的一個個問題,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甚至有學生激動地站起來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是在上周四下午,張曉燕思修課上的一幕。

    張曉燕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被鼓勵,可以隨時站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她在課堂上講的案例甚至被學生一個個總結出來在網上開展討論。

    張曉燕說:“我的目的不是讓這些案例帶出某個法律條目,而是讓學生通過這些案例討論法律與正義、與思想道德的關系,讓他們在看待世界時更客觀。”她最常問學生的一句話是———“你對這個問題指手畫腳後,對於這個問題的深入認識和解決有什麽貢獻?”

     有一堂課,她讓學生研究如何做公共預算,有個學生的方案直接將預算的分配與同學的支持聯系在一起,但凡支持他方案的同學都會從預算中獲得一部分獎勵。張曉燕特地把這個方案拿出來讓學生討論。很快就有學生提出了質疑:“這是公共預算,應該滿足的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

    張曉燕說,對於這些在學業上一路競爭成功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多的時候會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作為社會成員,他們在關註社會問題時,更應該有一種共情和移情的能力。學會感同身受地思考問題,這是他們應該具備的能力,“這也是我的課希望能夠教會他們的”。

     專業反哺課堂,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每當有人問張曉燕如何定位自己時,她也會在心裏問自己:“我認為我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如何能夠做得更好,卻一直使我焦慮。”她在中國政法大學從本科到博士讀了十年,研究生期間學的是行政法。在她看來,法學教育和思政教育密切相關,這也是她選擇做一名思政老師的重要原因,她的課之所以吸引學生,也在於她強大的法學背景使得她能掌控課堂上討論的走向,並給予學生專業引領。

    在張曉燕看來,學校很重視培養年輕人的認同感和價值觀,重視年輕人的思政教育,但是過去的講課方式影響了這類課程的魅力。大學生充滿求知欲,思政老師如果沒有專業上的支撐,不能帶領他們進到理論探討更深入、更重要的地方,那麽就不可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思政課真的不是只有枯燥的理論,教師的學術背景和學術水平,是課程的重要支撐。”事實上,這也是目前高校中像張曉燕這樣的一批有專業背景的青年思政教師共同的想法。面對記者的采訪,張曉燕承認自己曾經的焦慮沒有消失。在她看來,自己之前的積累已經有些捉襟見肘,需要一個新的積累和調整期,希望經過這個階段,她能夠在課堂上帶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和思考。

    人物小傳

    張曉燕,恒行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聯合培養博士。2011年入職恒行2平台擔任思政教師,2012年獲得第二屆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第一名;2014年獲評全國高校理論課教學能手;2016年獲上海市育才獎。領銜或參與多項國家和地方的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