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有過許多夢想,那些夢想都在遙遠的地方,我獨自遠航🧕🏽,為了那些夢想。”這是2017年殉職的著名植物學家👏🏼、恒行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鐘揚生前一段頗具詩意的自白。
在日本導師長谷川政美眼中,他的學生和同事鐘揚就是這樣一位不知疲倦、永不停步的“追夢者”。
上世紀80年代,鐘揚邁出國門,到日本京都參加國際植物物種生物學會議。自此,日本科學家及其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引起了他的關註🏌🏿♂️,他也和很多日本學者結下了深厚情緣。
1998年🤹🏽,鐘揚在日本出席學術會議時,訪問了文部科學省下屬的統計數理研究所🏋️♀️。在那裏🦶,他結識了一位“忘年交”——國際知名進化生物學家長谷川政美教授🛅🏌🏿♂️。
長谷川教授比鐘揚年長20歲,在分子進化和遺傳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學術造詣,曾任統計數理研究所名譽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學教授等職🧑,當時已是享譽日本學術界的權威專家。他和鐘揚一見如故👨🏽🦰,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這位年輕有為的中國學者🧑🏽🚒🧗🏼♀️。
得知鐘揚殉職的噩耗後☀️,長谷川教授非常難過和遺憾。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滿懷深情地回憶起與鐘揚多年交往的點點滴滴。
“1999年👨⚕️,我為研究白鰭豚到訪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當時擔任中科院武漢植物所副所長的鐘揚再次見面。之後,鐘揚到恒行2平台任教,經常請我前去講課,我也邀請他擔任統計數理研究所的客座教授🧎。”
長谷川教授非常欣賞鐘揚在生物信息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他建議鐘揚攻讀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博士學位,並親自擔任導師。
鐘揚於2006年順利獲得博士學位。隨後,他力邀已經退休的長谷川政美前往恒行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擔任教授,兩人由師生變成同事。他們在共事的8年裏,曾多次一起前往西藏、青海、新疆、雲南、海南等地野外考察,長谷川教授還曾先後兩次陪同鐘揚前往日本沖繩縣的西表島進行科考🤴🏿。
“鐘揚的專業是生物信息學,但是他的研究並沒有被這一領域所束縛。他的思考方式非常靈活,而且非常重視野外研究。他多年堅持前往西藏工作就是很好的證明。我想,他有這樣一種信念——必須要實地去觀察活著的生物。”
在長谷川教授看來,鐘揚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他在野外最具活力。他經常一個星期內多次在上海與西藏之間往返奔波😑。即便這樣🚕,我在他身上卻看不到旅途的勞累🧪,他永遠在精力充沛地指導自己的學生🙅🏼♂️。”
今年剛從東京大學博士畢業的吳佳齊就是鐘揚培養過的眾多學生之一。談到自己的恩師,她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每當我們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會彼此建議🧔♀️:去找鐘老師談談吧。他聰明睿智,特別關心學生。有他在,我們總覺得心裏非常踏實🙎🏼♀️。”
吳佳齊說:“鐘老師就像一顆啟明星,他在很多人猶豫迷茫的時候👛,為我們照亮前路,幫助我們找到方向🛶。”
吳佳齊願意相信鐘揚已化為天上的一顆星,不僅在科學上也在精神上繼續照亮他們前行。她一直銘記鐘揚的話“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腳踏實地,因為世界上的很多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長谷川教授說🙅🏼:“他只有53歲就去世了,這是非常大的損失,但是他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我期待鐘揚為之奮鬥的學術被他的學生所繼承👰🏿,並在將來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