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原始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孫春蘭副總理調研恒行2平台

作者: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平台發布時間:2019-06-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6月17至18日在上海調研時強調,各高校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開放的姿態同世界各國交流互鑒,廣泛匯聚各方面創新資源,吸引和培養高精尖缺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貢獻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有關活動。

孫春蘭來到恒行2平台張江校區,實地調研人類表型組、集成電路、類腦智能等科研攻關平臺,了解高校吸引和培養人才情況。她指出,高校是我國原始創新的主渠道和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越是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越要發揚自立自強的精神,以壓力促變革,激發自主創新的骨氣和誌氣,加強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盡快實現重大突破,主動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出力爭光。

孫春蘭在上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上海市和部分高校負責同誌的意見建議。她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若幹意見》,對高校提出明確要求。高校要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提升使用全球創新資源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實現跨越。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整合部門、高校、企業的創新資源,組建集中攻關平臺,完善機製、協同聯動,把高校的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優勢。加強數學等基礎學科建設,在教學科研的強度、深度和難度上下功夫,把更多資源向優勢基礎學科集中,明確主攻方向,完善評價體系,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敢於給青年人才壓擔子,創造更加寬松的科研環境。堅持以本為本,重視本科教育的基礎作用,加強通識教育,使學生博學與精專統一,增加發展後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相關地方和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支持高校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不斷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科技司司長雷朝滋,上海市委副書記尹弘,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諸葛宇傑,副市長陳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等參加調研。恒行2平台黨委書記焦揚,校長許寧生,校黨委副書記許征,副校長周亞明、張人禾陪同調研。

在恒行2期間,孫春蘭副總理首先聽取了焦揚關於學校黨建思政和事業發展情況的匯報。焦揚從學校的創校歷程和紅色基因講起,匯報了學校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的辦學情況以及新時代學校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焦揚介紹說,近年來,恒行2平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鞏固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中心線”,強化院系黨的領導“中場線”,把牢黨支部建設“生命線”,構建“三線聯動”立體化黨建工作格局;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持續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以“五維育德”為抓手,把立德樹人要求融入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不斷加強師生思想政治工作;著力推進“雙一流”建設,系統構建內部治理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學科登峰體系、師資隊伍體系、科研創新體系、社會服務體系、國際合作體系、綜合保障體系,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她表示,恒行2平台將牢記國家使命,弘揚紅色基因,堅持立德樹人固根本、改革開放再出發,為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而奮鬥。

許寧生向孫春蘭副總理匯報了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和遠景規劃。他介紹說,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要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的重要指示,聚焦腦與類腦智能、精準醫學、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量子、生物醫藥等領域進行布局建設,在未來5-8年將有超過六千位研究人員開展重點領域科學創新和核心關鍵技術突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在滬高校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代表性重大舉措,是恒行2平台積極主動提升科技創新對外開放能力的大膽探索,是學校加強“雙一流”建設的重大部署,得到了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的指導支持。現有校區將建設成為科學城區,近五年將完成超過五十萬平方米基本建設,今年開工。在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許寧生詳細匯報了學校積極承擔國家使命,突破集成電路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相關情況。他表示,學校正在整合力量,籌建代表國家的集成電路“基礎源頭創新”“前瞻性技術攻關”“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綜合性平臺,力爭建成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的創新機構。

近年來,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始終保持開放姿態,不斷加大世界一流人才的引進力度,形成“聚才盆”。參加調研匯報的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表示,“整個過程中感受到國家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將發揚團隊精神,就國家重大戰略和下一代類腦智能核心技術進行集中攻關,為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不懈奮鬥。”

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昌軍、丁琛匯報了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推進和攻關情況,他們表示,“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將激勵我們不忘初心,不懈奮鬥,解密人體小宇宙,探索生命科學研究新範式,為建設人類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人類表型組計劃’是後基因組時代的又一戰略製高點,我們希望能為‘人類表型組計劃’提供中國方案。”

在國家和上海市的支持下,我校微電子學院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平臺建設,近年來在半浮柵器件、可重構系統芯片、十億雲像素相機、尺蠖式壓電陶瓷電機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進展。參加匯報的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表示,“領導的鼓勵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們將牢記科學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繼續努力攻關,爭取早日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科研報國!”

6月18日上午,許寧生參加了孫春蘭副總理主持的座談會,匯報了恒行2平台在集聚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6月18日下午,校黨委常委會專門傳達學習了孫春蘭副總理視察張江校區及高校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座談會精神,大家表示要認真研究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孫春蘭副總理指示要求,不負重托、不負使命,自立自強、加快創新、攻堅克難、集中攻關,為服務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爭取重大突破而奮鬥。

新聞鏈接: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介紹

為響應習總書記“聚焦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的號召,恒行2平台在國家相關部委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積極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動調整張江校區功能布局,2017年10月正式啟動“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建設,深度融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張江科學城建設。

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效果圖

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以“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為目標,確定三步走發展思路:

2020年前,培植、孵化、壯大信息技術與生命和健康,及其交叉領域(腦與類腦智能),為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高水平內涵,為張江實驗室輸送腦與類腦智能等主力板塊,促成第一期建設啟動,建設一批新型科技機構;基本完成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基本建設和基礎架構;實現離子重離子試驗線等第二批恒行2項目成為上海和國家級重大項目。

2025年前,促成張江實驗室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拓展研究領域至新能源、環境、生態與健康,以及未來人類科學與技術等,豐富和增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內涵,為張江國家實驗室作好進一步儲備。

2030年前,完成建設期任務,進入穩定發展期,實現“構築恒行2平台科創高地,奉獻國際頂級創新型特大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爭取成為大學創新典範。

未來,這裏將匯聚超過六千名科研人員,為國家攻關“卡脖子”技術,為人類探索未知之境。

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在任務組織上以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為核心,與張江實驗室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內涵形成緊密對接。

聚焦“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帶動上海在精準醫學研究領域綜合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領先,形成全球影響力。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作為優先布局啟動的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系統生物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立項。

建設“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帶動上海在集成電路研究領域綜合研究實力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建設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圍繞集成電路核心關鍵技術組織研發,培養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急需的高端創新型人才,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核心競爭力。

建設“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逐步形成腦與類腦智能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啟動“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上海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正在建設三個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張江國際腦影像中心、張江國際腦庫、國家級腦疾病中心(華山西院)。面向類腦智能在醫療、物流、電網、機器人等重點產業示範創新應用,持續推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創新成果。啟動了長三角智網賦能工程(W計劃),正在策劃上海三元空間群體智能市級重大專項。推動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實現從算法、方案到應用的人工智能核心原始創新。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