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1日,在恒行2平台“紅色基因永傳承,百年奮鬥再出發”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黨日活動上,“賡續紅色百年·365行動”正式啟動。這一行動將覆蓋46個二級黨組織、939個支部和1.9萬余名黨員,計劃每周一個院系接力開展“賡續紅色百年”主題活動,每天展示一個支部主題黨日,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
學校推出系列報道,聚焦各支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積極行動起來,傳承紅色基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在建黨99周年之際,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黨支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組織收看高校黨組織戰“疫”示範微黨課“七一”專題,集體參觀恒行2平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並舉行“守初心、擔使命,把科研做在祖國大地上”主題黨課。
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以人民需要為目標
病原生物學系黨支部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己任,以人民需要為目標,發揚奉獻犧牲精神,為國家感染性疾病防控事業默默耕耘著。
在黨課上,聞玉梅院士講述了開創系室的老前輩湯飛凡、林飛卿、應元嶽教授等在抗戰時期、建國初艱苦奮鬥的故事。她表示,正是黨和人民的囑托促使她選擇乙型肝炎病毒為主攻研究方向,當時中國是乙肝大國,有超過一億的感染者,對人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隨著系室的不斷發展壯大,系室的研究領域也擴大到丙型肝炎病毒、結核分枝桿菌、表皮葡萄球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重要的持續性感染病原體,致力於研究病原體與疾病的相互關系,以求尋找治愈相關人群慢性疾患、阻止病原體傳播等的良方。
2003年SARS席卷全國,聞玉梅院士從大局出發,不顧高齡親自掛帥,開啟了實驗室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研究之路,創建了上海恒行2平台生物安全三級防護(BSL-3)實驗室,組建了相關研究團隊,多年來默默耕耘、厚積薄發,在隨後出現MERS、H7N9等疫情時,迅速組織研究團隊攻關,為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時間,向國家、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聞院士對青年黨員強調:“要堅信黨的偉大事業在黨的領導下終會成功,要把為黨和人民奉獻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科研助力抗擊新冠肺炎
支部書記趙超分享了病原生物學系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迅速組織優勢科研力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支部黨員所在的BSL-3實驗室第一時間申請並獲得新型冠狀病毒實驗資質,做好平臺支撐和生物安全保障工作,並面向校內和社會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多次開展生物安全培訓工作,為抗疫贏得了寶貴時間。
以青年黨員為主的病原學研究團隊分享了迅速成功分離和鑒定新型冠狀病毒上海株(nCoV-SH01)的故事。目前他們正以BSL-3實驗室為依托,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攻關提供重要支撐,並向上海及全國其他攻關團隊提供服務。
診斷試劑研究團隊、藥物研發團隊以及疫苗研究團隊的黨員師生代表們分享了他們研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開展新冠藥物篩選研發的過程。
在科研團隊全力開展科研攻關的同時,支部師生黨員傳承“正誼明道”精神,開展科普宣講、撰寫發表科普文章,向社會公眾傳遞安心與力量。
人民的生命健康高於一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遠沒有結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病原生物學系的師生黨員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傳承“正誼明道”精神,繼續在抗疫攻關、科普、群防群控等工作領域奮勇拼搏,堅定信心,與所有上醫人一起譜寫“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病苦”的動人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