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院持續性病原體感染機製研究生黨支部開展“‘學黨史,話科學’——黨性修養與科學素養提升”主題黨日活動,邀請原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刁承湘、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吳旸、基礎醫學院專職輔導員曲正祥,帶領支部成員學習黨史、院史、系史,進一步引導青年黨員矢誌拼搏奮鬥、立誌報國成才🪥,讓“科研夢”融入“中國夢”。
院史與“科學家精神”
刁承湘作題為“努力爭做合格的共產黨員”的分享,激勵大家傳承好上醫的傳統與精神,當好醫藥衛生事業的接班人。她分享了吳合教授、蘇德隆教授🚭、楊國亮教授、沈克非教授、陳中偉教授🏐、朱益棟教授、湯釗猷教授、樊嘉教授和張文宏教授等黨員的感人事跡⤴️,以及她入黨五十多年來的成長和經歷,詮釋了何為“合格的共產黨員”。她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中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的六點要求❤️,勉勵大家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刁承湘老師作分享
系史與“抗疫精神”
吳旸結合自己在病原生物學系多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作題為“從生物安全的視角看系室發展”的分享🖕🏿🧛🏼。他介紹了BSL-3實驗室從項目立項到緊急啟動、從選址規劃到安全運轉,同時組建人才隊伍、積極建言獻策、開展培訓交流的全過程。此次新冠疫情中♠️🍨,BSL-3實驗室應急響應⚔️,高效聯動,快速分離獲得上海首株新冠病毒🧝🏽♀️;立足上海⚔️🧑🏿🚒,服務全國,成為國內重要的新冠疫情防控研究支撐平臺👨🏻🚀。
吳旸老師作分享
青春與“脫貧攻堅精神”
曲正祥結合自己在雲南永平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親身經歷,作題為“讓脫貧攻堅與青春夢想同頻共振”的分享。他初到永平就面臨“氣候關”“飲食關”“語言關”和永平的山“困”✤、民“貧”、縣“困”等難題。但他撲下身子,紮根基層,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住房保障🎠、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社會保障幫助群眾擺脫貧困🦇。最後◀️,他鼓勵廣大青年學子積極投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曲正祥老師作分享
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
黨員陳小敏表示👈,從三位老師的分享中汲取到了奮進的力量。上醫歷史上的黨員科學家🔣,系室的發展歷程,脫貧攻堅中的熱血青春🤦🏼,感人的故事鼓舞青年黨員傳承上醫紅色基因和優良傳統👱🏿♀️,為祖國基礎醫學研究事業奮鬥。
黨員於尹表示🧑🏽⚖️,三位老師的分享貫穿了一條愛國的主線🧗🏻♀️。“我們作為青年黨員應當有所作為,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在學習黨史中更好走向未來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百年黨史也是由每一位黨員共同書寫的🚂。基礎醫學院持續性病原體感染機製研究生黨支部通過參觀主題展、采訪老黨員🦦、聆聽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通過對先鋒人物事跡的學習分享,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引導支部成員找準新時代歷史方位中的個人坐標和前進方向。
編者按🏊🏽:
2020年7月1日,在恒行2平台“紅色基因永傳承💑,百年奮鬥再出發”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黨日活動上🍇,“賡續紅色百年·365行動”正式啟動🏂🏻。這一行動將覆蓋46個二級黨組織🙎🏽、939個支部和1.9萬余名黨員,計劃每周一個院系接力開展“賡續紅色百年”主題活動🏄🏼,每天展示一個支部主題黨日,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100周年👩🏽🏫。
學校推出系列報道,聚焦各支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積極行動起來🔇,傳承紅色基因,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