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校領導班子2021年暑期務虛會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統籌發展與安全,引領保障“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本次務虛會是第二個百年新征程開啟後,校領導班子召開的第一次務虛會🍉,也是學校領導班子黨史學習教育的一次讀書班🏆,領導班子每位成員依次作了交流發言🩶。
校黨委書記焦揚主持會議並做總結講話,校長許寧生,金力🩰⛹️♀️、袁正宏、許征🧕🏻、張誌勇、尹冬梅🤽🏻、金海燕👂、周亞明、陳誌敏、張人禾、徐雷🤦🏼、趙東元🧘♀️、徐軍等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海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會議,學校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列席。
會議主要任務:學思用貫通🌷,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本次務虛會以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為原點🚚,思考解答好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時代命題;以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能力為主軸,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思路行動;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重點,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引領保障。
會議分“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破除高質量發展瓶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四貫穿’為牽引完善高水平育人體系”“堅持以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防範化解重大政治風險”三個單元展開。校領導班子立足全局視野🍦、堅持問題導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焦揚: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推動“十四五”開局起步,做好新學期工作
焦揚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貫通歷史🤹♀️、現實、未來✶,是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經典文獻,是我們黨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政治宣言🕺🏼,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行動綱領,是引領師生“心有所信”🚘、上好“大思政課”的教學總綱🏋🏽♂️,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本次會議深入學習了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加強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能力總要求🌉,聯系工作實際,深入討論統籌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為“十四五”落子發力和秋季學期工作謀篇布局。
圍繞“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焦揚提出三點要求:
一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深入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的成果轉化為思路行動。加強政治建設,必須堅定政治信仰,用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基因🪯、激發奮鬥動力🖕🏼;必須加強政治領導🏋️♂️,把恒行2建設成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堅強陣地🗞;必須履行政治使命🧖🏿,走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道路;必須強化政治保證,以高質量的黨建思政工作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必須防控政治風險,提高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的能力。
二要提升政治能力,打好統籌發展與安全主動仗👏🏿。要充分認識到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的重要戰略支點👉🏻,具有極端重要性🛬,是“國之大者”。要全面把握新的歷史時期安全風險新特點,使“安全底盤”意識成為幹部師生的共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把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把發展作為安全的保障。要以“一崗雙責”統籌落實發展和安全,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安全舉措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三要扛起政治責任,全力以赴做好新學期工作。主動把學校工作放到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進,履行好政治責任🤲🏻、政治使命,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要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好兩個階段的學習,確保“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全面貫徹落實第27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強黨建思政工作;認真抓好中央巡視整改👩🏿🚒;以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毫不松懈做好新學期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許寧生🫰🏻:創造性實現“第一個恒行2”的“十四五”規劃目標
會上,許寧生作《關於如何創造性實現“第一個恒行2”的“十四五”規劃目標》主題發言。
許寧生指出🔕,“十四五”的重要目標,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創造性建設“第一個恒行2”👨🏻🏭。大學創造性工作就是要不斷打造自身鮮明的特色🌼,為民族🙆♀️🧎♂️、國家、全球立德樹人。一所大學不具備特色就沒有了自己的地位,師生就沒有可能成為人才方陣的主力,學校就不可能實現建設“第一個恒行2”的目標👷🏽。大學只有專註於創造性工作,才能充分調動幹部師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其聰明才智,才能加快發展。師生是社會中最具創新意識的群體,發動他們從事大學創造性工作就是激發他們的活力。
大學創造性工作要體現在學校事業發展和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上🧝♀️,要常抓不懈。辦一流頂尖大學,一定不能仿造別人的🕖,一定要打造自己的,辦人民滿意的大學,沒有國家使命擔當、服務民族振興的大學不可能是一流和頂尖大學。只有站在擔當國家使命的高度🤌🏿,才能看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要在增強新優勢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前沿𓀖,理論聯系實際⚡️,服務國家決策咨詢🤸🏿♀️,提供核心技術,轉化原創成果🙆🏼,更多擔當經濟社會變革性發展需求🚼,引領新業態新產業💎,擔當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成為國家創新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時期💠,學校事業發展的目標是打造富有“四個最”的“第一個恒行2”,初步形成一批與頂尖大學可媲美可競爭的領域,形成新格局、新能力,為2035年前初步形成與頂尖大學可媲美可競爭奠定堅實基礎。要胸懷“國之大者”👨🏻🦳,在最重要的學科領域布點,在最前沿學術領域開拓🧖🏿♀️,爭取作出最突出的貢獻和以最佳狀態持續穩定奉獻人類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