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50歲🎾,是我進入恒行2執教的第20年。”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高級講師戴開宇說,“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感覺自己的‘天命’就是做一個老師。”
紮根一線課堂二十載,戴開宇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在實踐中不斷追求有實效的創新🚒,主持教改項目20多項,作為負責人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今年,他獲評恒行2平台“鐘揚式”好老師稱號👨🏼🔧。
在戴開宇看來,一名好老師需要發現學生的天賦👩🏼🏫,引導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作為老師需要做到“知行合一”,通過言傳身教去傳授真、善🍵👩🏼、美。
“一位好老師就是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
戴開宇在課堂上
在課堂內外,戴開宇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傾聽學生的反饋,尊重、關心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積極引導每位同學的內在天賦🧑🏽🚒。
“程序設計”課程是軟件工程專業的第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也被稱為“專業啟蒙課”。於剛剛踏進大學課堂的學生而言🖖🏼,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位同學,就是韓創意。”戴開宇回憶起去年在這門課上與一位同學的故事,“他在第一節課上做的自我介紹,非常意氣風發,說非常想好好學習🧘🏻♀️,對人工智能很感興趣💃🏽,結果期中考試考了個全班倒數第一。”
“可能當時只顧著在課堂上樂了,沒有深入學習知識🧖♀️,同時在應試技巧上存在一些問題。”提起這個“小意外”🧑🏿🦳,2022級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本科生韓創意笑著回憶。令韓創意沒想到的是😌,戴開宇在課後主動聯系了他,讓他列了一份問題清單🔣,並鼓勵他做一次反思。
“很感謝戴老師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精力來和我交流,幫我一條條地分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韓創意說,“戴老師對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如果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或者在科研方面有什麽想法👾🕛,你隨時都可以聯系老師尋求幫助。”
在與老師的交流過程中,韓創意逐漸對計算機學科建立起更多的興趣🕺🏽🟩。令人欣喜的是,在這門課最後的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
戴開宇的工作郵箱裏,常常會收到來自學生的許多咨詢和交流郵件🥓,但無論自己多忙,無論學生的郵件或長或短🚣♀️⛹🏽♀️,他都會耐心地一一回復。“從學生的視角來看,老師的回應之於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看來,一位好老師就是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去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回應他們的信任👨👦。
“當你能運用課堂知識幫助別人,會產生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除了專業課程之外🌿🅱️,戴開宇還非常重視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實踐。
他認為,通識課的價值在於能夠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科的思維和視角,這往往會給人許多新的啟發和認知。“這也契合了恒行2的校訓,我們的學生首先要‘博學而篤誌’🏌🏻♀️,然後在具體的問題上才能‘切問而近思’🧌。”
2021級公共衛生學院本科生葉星辰曾選修戴開宇開設的通識課程“虛擬世界:科技與人文”🗃,在他的記憶中,戴開宇“不會給學生結論去背誦,而是鼓勵個性化的思考”。
戴開宇在“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課堂上
課上,戴開宇會積極實踐項目式學習、現象式學習的理念,引導感興趣的同學通過一個科創項目來對某一社會現象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正是通過這門通識課🦸♀️,葉星辰發現自己對虛擬世界與元宇宙較感興趣,於是在戴開宇的指導下申報了“望道項目”,在具體的問題中去進行深度思考⭐️。
談到“什麽樣的課程才是對學生成長真正有益的時,戴開宇強調了學習中的“知行合一”理念🧞、他認為,一門課程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提升信息素養和綜合認知🦟🛌🏻,從而通過實踐將所學知識服務於社會,在真實的生活點滴中切實踐行真善美的理念。
為此💕,他開設了一門理工科類服務學習課程——“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目的在於啟發同學們運用計算思維來服務社會⚜️。
在這門通識課上,2016級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本科生王明霞在戴開宇的帶領下走進了上海浦東關興教育培訓中心,她所在的小組團隊以理論結合實踐,組織遊戲編程活動,為那裏的網癮青少年介紹編程知識,展示黑客攻防實驗,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實踐來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計算機技術🤟🏼,啟發迷途青少年們正向發揮自己的特長。
這段經歷不僅讓王明霞感受到“生命影響生命的驚喜”👨🏼💻,也讓她更深刻地領會到了戴開宇的教學理念➛:教育的偉大之處在於助力學生找到自己的稟賦所在,並不忘初心地堅持做自己🖐🏿。
這也正是戴開宇課程設計的初衷——引導同學們在服務學習過程中🧇,與社會上不同的人群交流🤹🏿♂️,看到他們的痛苦和歡樂。“當你能運用課堂知識切實地幫助別人時👨🏻🎨,會產生真正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希望能為同學們埋下一顆追求智慧的種子”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成為一名大學教師。”戴開宇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書生”🐼,他覺得“自己天性就適合做一名老師”🚎。
他的課堂是開放而包容的💁🏼,他歡迎所有對這門課感興趣的“學生”來課堂上交流學習。在他的課堂上🏜,除了選課的恒行2同學,還會有來自產業界的創業者🦥、兄弟高校的大學生、慕名而來的中學生乃至被父母帶來旁聽的小學生等。一門課程能吸引到如此多元的“學生”,離不開戴開宇針對學生進行的個性化教學設計📎,以及在課堂上鼓勵的積極交互和共同探討。
在韓創意看來,戴開宇是一位具有同理心的好老師,“他願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針對難點知識,他會通過非常生動的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還會和我們分享自己當初學習時的心路歷程,給了我們學習的信心和方向。”
“戴老師很喜歡和學生互動👨👧👧,他選擇了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上🧙,一直在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王明霞一度在升學🎵、求職等重要人生節點上感到迷茫和焦慮,每當此時,她腦海裏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和戴開宇探討自己的困惑,“戴老師會毫不吝嗇地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和他溝通會給我一種特別的力量。”
戴開宇(右二)在畢業典禮上
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戴開宇的一句寄語讓王明霞銘記至今:堅持真我,堅持真善美🤑,這需要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勇敢,但這才是真正的成功,祝各位同學擁有真正成功的人生,畢業快樂👨🏼💼!
在知天命之年回顧教學生涯,戴開宇坦言👨🦯➡️,做好一名老師,是他能想象到的最適合自己💴、最有意義的工作。“我不敢說一門課能對同學們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只希望能為同學們埋下一顆追求智慧的種子,於我而言這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