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雲:大震之後,一個孩子15分鐘的變身魔術

作者:高鴻雲攝影: 視頻: 來源:《NEJM醫學前沿》、兒科醫院發布時間:2024-05-20

編者按:醫學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恒行2上醫策劃推出“暖心·為人群服務”系列報道,為你呈現一組上醫人的暖心故事。恒行2上醫人用一個個暖心的舉動訴說著醫學的脈脈溫情,詮釋著“為人群服務”的初心使命。

醫學是人學,醫道重溫度。醫學人文不僅滋養患者,也滋養醫生自己。今天,讓我們共同聆聽兒科醫院高鴻雲醫生講述《難忘的15分鐘》,感悟“醫學的溫度”奇跡。 

2008年5月的一個早上,我接到了一病區護士長的電話,讓我趕緊到病房去,3床的孩子需要急會診。護士長很倉促掛了話。一病區3床的孩子是醫院前幾天接收的首批來自汶川地震災區的受傷兒童之一,一名11歲的男孩,震中右手及前臂受傷,已在當地緊急做了前臂上1/3截肢術,來我院時傷口感染嚴重。表哥陪伴送來後又趕回四川去照顧其他親屬了。醫院非常重視這些孩子的治療。孩子們入院前,我們心理科對全院相關醫護人員做了心理支持培訓,入院後第一時間,我作為心理科醫生就接觸了這批孩子及陪伴家屬,給予心理評估和支持,麻醉科針對疼痛給予了持續鎮痛治療,社工部和誌願者還為孩子們準備了玩具等禮物。每天下午我都會去看望這些孩子。這孩子輸液換藥很配合,玩起遊戲來反應很快很聰明,情緒也表現得比較穩定。他為啥需要急會診呢?我的心裏有些忐忑。

一進病區,護士長就告訴我,這孩子經過積極保守治療,前臂傷勢仍舊持續進展,早上經骨科馬主任及多方會診決定必須急診做右上肢殘端傷口大清創,並可能擴大截肢範圍。術前馬主任告訴孩子需要做手術的決定及原因時,孩子表現並無明顯異常。但當手術室的工人推著推車準備接他去做手術時,他卻突然大叫大鬧,又踢又打,堅決不讓工人靠近他,連平時喜歡的護士阿姨想要給他打術前鎮靜劑,也不讓靠近。大家都不忍心強製他。接送病人的工人在病區走廊裏遠遠候著,以避免刺激他。

我走進病房,只見孩子全身蜷縮地蹲在病床靠墻的角落,左手緊緊抓著病床的扶欄,受傷的右手上臂緊緊夾靠著胸壁,兩只黑亮的眼睛直直地盯著門口,整個身子微微顫抖著,就像是一只受到威脅的孤獨的貓咪,既十分驚恐,又隨時準備戰鬥,令人十分心疼。我慢慢走近他,然後緩緩地說:“陽陽,高醫生來了,你不用害怕,我不會讓任何人來搶走你的“。他看著我,眼神緩和了一些。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床邊,又對他說:”你放心躺一會兒“。他沒說任何話,慢慢地躺了下來,但身體仍舊蜷縮著,臉朝著墻的一面。我知道,他需要一個無人打擾的安全的空間。我順手從床尾拿起一條薄薄的毯子,從頭到腳蓋住了他的全身,就像在玩躲貓貓的遊戲,讓他躲進了毯子裏。我輕輕地對他說:“我在這裏陪著你,等你準備好了,再告訴我”。他仍舊未回應我。

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著他,一動也不動。他的身體蜷縮在毯子下,也一動不動。我的腦海裏出現的都是令人震撼沉重的地震畫面,想象著這孩子如何承受巨大的疼痛和恐懼,從廢墟中求生,又如何在震後最初的忙亂環境中被緊急送醫,在陌生的醫院經歷截肢手術,再輾轉來到千裏之外的上海,沒有一個親人陪伴在身邊。再次手術一定會喚起這些痛苦恐懼的體驗。這樣的創傷經歷就算我們成年人也難以承受啊。我不知道他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面對這個殘酷的挑戰,這些經歷對他未來的成長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但我在那個時刻只想陪伴他,讓他緩一緩,讓他知道那個在薄薄的毯子下的世界,是屬於他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他可以自己掌控的安全的世界。有人守護他,相信他,接納他的害怕。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知道,手術室裏,骨科馬主任和手術組的醫生護士們可能已經準備就緒,在等著他開始手術;走廊裏,病房護士和接送他的工人在等著他配合;還有遠方,他的父母親人也在等著,盼望著他平安回去。但那時沒有任何人來催促打擾我們。

我始終坐著,一動不動;孩子始終躺著,一動不動……,我看著毯子下孩子小小的身軀,隨著呼吸開始輕微地起伏,我的心情慢慢地平靜下來,我變得越來越相信他可以勇敢面對。

時間好像已經停滯了。

突然,他探出了頭,平靜地對我說:“高醫生,我準備好了”。他的語氣傳遞出的鎮定和堅定讓我至今難忘。我的內心十分激動,但我不想打擾他的平靜,我微笑著對他說:“好的,我讓工人叔叔來接你” 。工人推著推床進來,孩子自己坐了起來,我們扶著他,他自己爬上了推床。我抬頭看了一下時間,從他瑟瑟發抖地躺下被蓋上毯子,到他主動爬上推床,過去了15分鐘。

術後第二天,當我再去病房看望他時,他已開始在用磁性畫圖板練習左手畫畫寫字了。

事後,有同道說我用一條毯子和一句話催眠了這個孩子,給了他勇氣。我並不同意這個看法,孩子的勇氣始終存在,我所做的只是幫助他相信並展示了自己的勇氣。也有人問我,要是這孩子一直沒準備好,我怎麽辦?我其實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只是想著我必須那麽做,他會準備好的。周圍的醫生護士工人應該也是那麽想的,才會耐心等待。

多年以後,這孩子考入上海的大學,成了我們兒科醫院的誌願者,走上了工作崗位。那只裝上義肢的右手,沒有成為他的障礙,而是成就了他的自強自信和愛心滿滿。

每當我想起這段往事,我都會感慨,如果當初他被強行帶入手術室,會不會還能成就今天的他?如果當初從醫生到護士工人沒能等待他15分鐘,會不會改變他成長的道路?我不確定問題的答案。但我知道了,一個11歲的孩子經歷如此巨大的創傷打擊後,從驚恐害怕到勇敢面對,只是需要被信任和善待短短的15分鐘。

(真實事件,因保護隱私,文中姓名床位均系虛構,已經獲得當事人微信認可)

作者介紹

高鴻雲,恒行2平台附屬兒科醫院心理科創建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從事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臨床、教學、科研及科普工作二十余年,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障礙的系統綜合治療。多次成功主辦兒少精神心理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和兒童精神衛生相關國際學術會議。歷任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兒少組委員,國際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協會青年醫師培訓項目導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理與精神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臨床心理與心身醫學專委會委員、上海心理衛生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學術任職。

製圖:實習編輯:謝文傑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