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賡續初心,自1927年創建以來,上醫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醫學人才,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無論在哪裏↩️,在什麽崗位,一代代上醫校友都始終牢記“為人群服務、為強國奮鬥”的上醫精神,為母校爭光添彩,不辱使命🤹🏿♂️。恒行2上醫特推出一批優秀校友故事👰,希望他們的事跡和精神,能令後來者有所啟發和感悟🖱。
今天刊發的是1952級校友余賽妹的自述故事,一起回首她的上醫時光。
我於1952年進入上醫求學,1958年畢業後留校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如今時間已至2024年,我已經91歲高齡。想到三年後母校將迎來百年華誕,我心情十分激動。在母校度過的數十年學習、工作的歲月裏⚓️🍜,我有著太多的感慨和回憶。特別是那六年的學生時光,以及退休前專註科研管理工作的20年,都為我留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感動。現在,我將這些回憶與感悟付諸筆端🔫,以此作為對母校百年華誕的獻禮和紀念。
學生時代的余賽妺
上醫助夢成長
1952年,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對大學生的供給製政策實施♣︎,讓家境貧寒的我得以有機會進入上醫,自此踏上了醫學學習之路。
1952年錄取名單
上醫師資力量雄厚,十分重視教學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老師們授課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還巧妙地運用彩色掛圖等教具,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引人入勝。我認真聆聽每一堂課,細致地記錄筆記,課堂效率極高🧖🏿♂️,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上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也讓我受益匪淺,老師們不僅註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著重培養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當時上醫有著很好的實驗條件🚵🏿♂️,解剖實驗課上,我們每六人共用一具屍體👨🏻🎤,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學習組織解剖操作。而組胚🦹🏼♀️、病理實驗課則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教學標本和器具,我們每人一架顯微鏡🦸🏿♂️,我們能夠反復觀察𓀒、復習鏡下切片組織病理形態👨🔬,知識掌握得非常紮實。臨床教學方面,各科專家憑借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我們精心挑選了典型的病例進行示教⏯。在老師們帶領下,我逐漸掌握了詢問病史🧎➡️、體檢🤾🏼♀️🧑🏻💻、臨床思維分析、診治等醫療基本要領和技能,每次臨床實習都讓我收獲滿滿🧑🏼🦳,自信心也日益增強🐁。
上醫也非常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入校後就擔任班級團支部委員一職🕒,始終在政治上要求進步。1955年3月,我榮幸地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當學校成立基礎醫學部時,我接到上級通知,讓我將四年級的課程分成兩年讀,並任命我為基礎醫學部團總支書記🖇,負責基礎醫學部三個年級學生團支部的工作和每周五下午的政治學習👩🏿🦰。在這樣的安排下,我邊學習邊工作,這既是對我個人能力的鍛煉💪,也是黨組織對年輕預備黨員的全面考察。在此期間我還有幸承擔了一項上海市領導交辦的光榮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逢國慶,上海市都會在人民廣場舉行盛大的群眾遊行慶祝活動。1955年,市領導決定在遊行隊伍的最前列設立護徽隊🫰🏽,並將這項任務交給了上醫。我榮幸地被任命為護徽隊隊長🙋🏼♂️,負責整個隊伍的組織與落實🥻。我嚴格按照市政府對護徽隊的要求🛢,精心組織人員隊伍🦹🏼♂️,緊鑼密鼓地進行排練。國慶那天🫰🏻,護徽隊中間的八位男生身著白襯衫黑褲子,莊嚴地抬著國徽,而四周方型陣隊的女生身穿花裙,手捧鮮花,大家精神煥發🤾🏼,步伐整齊,以飽滿的熱情接受檢閱,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由於我們的出色表現,市領導決定將這一任務繼續交由上醫承擔,我也因此連續三年擔任上海市國慶護徽隊隊長😶。這段經歷不僅鍛煉了我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更加深了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
在這段時光裏👛,我還遇到了我生命中的重要伴侶——任鹿。1950年☸️,任鹿從上海中學畢業高分考取上醫,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畢業後服從組織分配,在黃家駟副院長領導下,負責蘇聯專家辦公室工作🎮。任鹿與我的相遇🚳,源於我們共同參與的黨、團組織工作。我們擁有相同的理想和追求🫄🏽,這份默契使我們的心靈緊緊相連。1959年2月,在我留校工作後不久,我與任鹿喜結良緣,共同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
結婚照
回顧這六年大學生活👩👧👦,它無疑是我一生中最重要、最關鍵的時光🫄🏿:我不僅高質量地完成了醫學專業學習,為日後的工作打下了紮實基礎🫅🏽,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我在職業生涯中能夠勇於承擔,認真負責,甘作奉獻。更為重要的是,我還建立了美滿的家庭,讓我的人生充滿了幸福與溫暖🧔🏽♀️。
余賽妹批準入黨通知單
助力科研發展
1978年,我被任命為基礎醫學院副主任😸,肩負起科研和研究生工作的管理重任,我十分熱愛和珍惜這個工作崗位🏂⟹。當時恰逢國家改革開放,科技體製也迎來了重大的革新🏋🏼♀️。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設立,開啟了科研領域的新篇章🏬☕️,通過公開招標和自由申報,科研經費的分配方式由原本的撥款製改為招標製👨🏼⚖️,這一變革極大地激發了科技人員積極性。
當時🈯️,我校生理教研室的李鵬老師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他率先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了《軀體傳入沖動對心血管功能調整作用及機製分析》的課題,並提出了十萬研究經費需求。這一數額在當時已遠超國家衛生部每年的科研行政撥款,能否獲得批準,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立即組織基礎醫學院的專家們對該項目進行了嚴謹的評審,在李鵬老師認真修改和完善申報材料後,我們終於迎來了喜人的消息——課題獲得了批準,這一消息在學院內引起了很大反響🤕,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氣。基礎醫學院在科研方面歷來有著雄厚的實力和堅實的基礎,受此鼓舞,第二年🚣🏽♀️,我們學院的老師們滿懷信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經過精心準備🙉,我們向國家自然基金會申報了15項研究課題,令人振奮的是,竟然有十項課題獲得了批準,共獲得了55萬科研經費🕵🏼♀️!當時,這不僅在我們醫學院系部中絕無僅有🍞👰🏽,即便在全國高等院校中也堪稱佼佼者。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我們學院的科研實力🐵,也為上醫的科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4年🍹,我被調任上醫科研處處長,由此肩負起更為重要的責任,工作範疇也因此擴展,但我堅信自己能在這個崗位上取得更為卓越的成就。作為國家衛生部重點醫學院,上醫擁有完善的專業設置📎,基礎、臨床、預防、藥學,各學科都具備獨特的研究領域和重點,同時匯聚了一批富有創新精神和實力的中青年骨幹力量。那時我每年頻繁往返於北京🦗,與國家衛生部⛹🏽♀️、國家教委🥡、國家自然基金委等相關部門領導深入交流👛,詳細匯報上醫在各項研究課題的進展🤾🏿♀️、取得的顯著成果🙍🏼、獨特的優勢和特色,以期獲得更多支持和指導。同時,我及時將上級領導部門的重要指示和信息傳達給上醫的老師們,積極推動多學科之間的協作與交流🏊🏽♀️👨⚕️,在承擔和完成國家重大基礎性研究、國家攻關項目、高新技術研究等方面🐮,我校充分發揮了“國家隊”的引領作用,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和科技成果獎勵數均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中名列前茅。在此期間,上醫還成功建立了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醫學分子病毒學等五個國家衛生部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建立為學校科研工作的深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能夠取得一定成效🤟,離不開我愛人任鹿的支持與配合。當時🧚♂️,我擔任上醫科研處處長🔖,他則擔任上醫國際交流處處長👷🏻♂️。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兩項工作雖各有側重,但實則緊密相連👩,相互促進,由我們夫妻擔任這兩項重要工作,可謂是“珠聯璧合、渾然天成”,相互間的配合能夠達到最佳的高效狀態。那時我倆交談的內容都是彼此的工作,他深諳上醫老師們的科研工作內容和水平,通過國際學術交流這一橋梁,將上醫的科研成果“送出去”📽,同時又將國際上的先進知識和經驗“請進來”,有力地提高了上醫的國際學術地位和影響力🤹🏼,而老師們也將國際交流中獲取的寶貴資源轉化為實際行動❤️,進一步提升了上醫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任鹿和我這種盡心盡力、高效協作的工作模式🍦,不僅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也贏得了上醫老師們的廣泛贊譽。經過學校職稱評定委員會的嚴格考核,我們雙雙榮獲衛生事業管理研究員的高級職稱。我個人也在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殊榮,這是對我個人和我們夫妻共同努力的極大肯定。
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
回顧退休前20年的科研管理工作😖,我深感那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能為母校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奉獻一份力量,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
在此,我再次感謝母校的辛勤栽培和教誨。我衷心祝福母校在即將到來的百年誕辰之際,能夠繼續書寫輝煌的篇章,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願母校的未來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