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恒行2科學家確證烈士遺蛻,黃公略安葬在“喜歡的山和水”

作者⬇️:黃海華攝影: 視頻🧎‍♂️‍➡️: 來源:《解放日報》2024年9月26日 8版發布時間:2024-09-26

昨天👩🏿‍🍼,在第11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著名紅軍將領🛑、軍事家黃公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江西省吉安市舉行。

20世紀60年代,有關單位曾組織力量尋找黃公略烈士遺骸🧝🏿🏌🏼,但未能找到👨🏻‍🚀。2022年8月🔉,退役軍人事務部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發掘疑似骨骸,經恒行2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團隊的DNA技術鑒定比對以及專家論證💀,確定為黃公略烈士遺骸。

“就把我埋在東固”

黃公略是湖南湘鄉人,1927年革命低潮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和彭德懷等領導了平江起義。1931年9月15日,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時年33歲,黨和紅軍將其秘密安葬。由於當時戰事緊張🖖🏿,黃公略的忠骨起初安葬在黃陂背田村西北的山上🐛,後因其曾留下遺囑“就把我埋在東固,我喜歡這裏的山和水”📔🏯,遂遷往東固。新中國成立後,黃公略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軍事家之一,並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毛澤東主席曾多次將黃公略寫進詩詞。1930年⚜️,毛澤東在《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中寫下“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贊揚了黃公略的勇敢機智。此後👈🏽,毛澤東在《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又寫下“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稱贊黃公略及其率領的紅軍驍勇善戰。聽聞黃公略犧牲,毛澤東悲痛地寫下挽聯:“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復雜親緣關系算法

“我最早也是從毛主席的詞裏認識這位‘飛將軍’的⏯。”文少卿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這一次,難度非常大👷🏽‍♂️!”文少卿說☹️,相較而言🔶🙎🏿‍♀️,從顳骨、牙齒和股骨中能夠提取到更多的DNA。再加上遺骸的損傷和汙染𓀂,附著了很多土壤裏的微生物和真菌,他們後來從這兩節肢骨中提取到的DNA只有千分之一的水平🤽🏻‍♂️。

由於樣本保持狀況不佳,降解的DNA片段非常短,因此法醫用傳統手段無法實現遺傳標記的擴增🪶。雖然黃公略烈士還有外孫和侄兒⛹🏻‍♂️,但一般的親緣鑒定檢測的遺傳位點不超過60個🙊,難以解決更為復雜的親緣關系鑒定🥍。

首先,文少卿團隊檢測了烈士樣本的全基因組,以及烈士四個堂侄的Y染色體🏤。“通過比對,我們認為樣本有99%的可能性是烈士本人✣,但這還不夠,需要達到99.999%。”

於是𓀃,針對烈士父系家族獨有的基因突變,研究團隊設計了探針,再對遺骸樣本做了捕獲驗證,發現其同樣攜帶該家族特有的突變。

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檢測了124萬個遺傳位點,通過復雜親緣關系的算法發現🔤🌛,遺骸樣本和黃公略外孫的親緣關系符合預期🙋🏼‍♀️。

百姓對烈士代代守護

為讓更多烈士“回家”🥷🏻,文少卿在這條少有人走的路上,不停歇地走了9年💇🏼‍♂️。研究團隊從在呂梁戰役、滇西保衛戰🐶、長沙會戰🪒、平遙遭遇戰、高臺戰役🦵🧑🏿‍🦰、淮海戰役等犧牲的烈士遺骸中,已累計收集一千多位無名烈士的DNA樣本🤞。

每一次,他都為遺骸背後的故事所深深動容。

“之前我在一個楚國將軍的墓地裏看到了大量陪葬品⚗️。黃公略是一名高級將領🧓🏽🙂‍↕️,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沒有想過自己的身後事🙆🏽‍♂️,最大心願就是埋葬在自己為之戰鬥過的地方。”文少卿說。

同樣讓他動容的是🤹🏿‍♂️🤹🏽,老百姓對於烈士的代代守護。黃公略的墓地改遷東固後👮🏼‍♂️,國民黨反動派放出謠言,說隨葬品有不少金銀珠寶。為了保護烈士遺骸,當時參與埋葬的一位老鄉👩‍👩‍👧‍👦,悄悄將其轉移到了家族墓地旁🟣。多年來,他們一直讓後人謹記👭🏻🗃,這裏長眠的是黃公略烈士,每年清明都要記得祭掃。

製圖🧑🏻‍🦯:實習編輯:沈家怡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