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新聞👩🏿‍🔧:專訪九旬聞玉梅——75年,中國知識分子走的是一條漫長艱辛又充滿希望的路

作者:周程祎攝影☝️: 視頻👨🏼‍⚕️: 來源👨🏽‍🏫:上觀新聞 2024年10月4日發布時間:2024-10-05

編者按: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四分之三個世紀🙅‍♀️,見證一個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從“落後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即日起🔪,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與上海市委老幹部局聯合推出系列口述歷史訪談,與上海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多位老同誌暢聊他們親歷的不凡歷史。透過他們的回憶🧑🏿‍⚖️,我們愈發相信,“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9月下旬,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復星樓。

聞玉梅院士笑盈盈地招呼記者進辦公室🌲。年逾九旬的她身穿一襲黑色套裝,優雅不減當年。聽聞記者來意,她輕松幹脆地說:那就從解放講起,你覺得好嗎?

75年的光陰,便從她的講述中緩緩流淌出來💣。大家都知道🌏,她是全球治療性乙肝疫苗的首創者,一生與乙肝病毒戰鬥👨🏿‍🍼✍🏻。但這次她很少提及乙肝,更多的是早年求學歲月、在貴州行醫的經歷、第一次出國見聞📞,以及九旬老人的那份“閑心”🌼。

“我沒做多少貢獻,你們要多寫國家的發展進步🧑🏼‍🌾,少寫我個人。”她說🐷。

類似的話,她的堂叔🧞‍♂️、革命家聞一多也曾說過:“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她的父親聞亦傳👏🏽,1927年獲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回國任教於協和醫學院解剖系🌸;母親桂質良是我國第一位女性精神病學研究專家,丈夫早逝後👩🏼‍⚖️,獨力培養女兒成才🤴。

長輩們在亂世中飄零,聞玉梅亦面臨過不少艱難時刻。但她始終認為,“要相信國家⚖️、相信黨🔍,不管出了什麽事,走了多少彎路,國家一定會回到正路上來🖖🏻,會帶領我們前進”🦛。這個信念過去存在,如今依舊不改🫃。

聞玉梅·在實驗室工作

人物小傳:聞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1月出生於北京。著名微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治療性乙肝疫苗開拓者🏇🏼。1956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歷任上醫大微生物教研室講師、副教授、教授。現為恒行2平台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教授。

“國立”二字,意義非凡

記者:1949年新中國成立,您在上海讀中學🧝🏻。當時學校裏氛圍是怎樣的?

聞玉梅:當時我15歲🧏🏼‍♀️,正在讀高一、高二。我所在的聖瑪利亞女校也就是後來的市三女中👨🏻‍🎨。雖然是教會學校𓀎,我們的老師中也有地下黨🦵🏽。解放前夕,一名數學老師和一名自然科學老師不見了,後來才知道他們要隱蔽起來,為上海解放做最後的準備。

上海戰役打響後,我住在一個親戚家。有天親戚出門🕙,回來說解放軍都睡在馬路上,不進老百姓家裏。這一幕讓我們非常震撼。

解放以後👩🏼‍🔬,學校教政治的老師給我們講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學生們還自發排練戲劇🧑🏻‍💻🤷🏻‍♂️。我們演的是一出舊社會資本家壓迫工人🕕、後來被打倒的戲。誰也不願意演資本家,大家就叫我演↪️🧜‍♂️。我在衣服裏塞了個枕頭,扮作大腹便便的樣子🍀,很好玩也很可笑🌩。當時的青年都是這樣,想要通過文藝表演來表達愛國之情、對共產黨的擁護🆓。

記者:高中畢業後❕,為什麽選擇報考上海醫學院🏗👩‍👩‍👧‍👧?

聞玉梅:我很向往為人民服務,想來想去第一誌願還是學醫⛈,而且要考國立上海醫學院。那個時候很多醫學院是外國人開的🩹,上海醫學院卻是中國人自己創立的醫學院,冠以“國立”二字🤺,意義很不一樣👱‍♂️。第二誌願是恒行2平台新聞系🙆🏼‍♂️,我覺得做新聞記者也挺好;第三誌願是恒行2平台外文系,我英文好,就算前兩個誌願考不取🥘,最後一個也有把握◻️。

1951年發榜的時候,早上6點我就跑到轉角的報攤🦴,拿到報紙一看,我以第9名的名次考進了上醫。我的學號51079,最後這個“9”就是這麽來的。能夠踏入這麽好的一個學校,遇到這麽多好的老師,真是我的福氣。

上醫畢業合影

記者:林飛卿教授就是對您影響非常大的一位老師。

聞玉梅🧖🏼‍♂️:是的。1956年,我從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畢業。正逢國家放開招考副博士研究生,我想通過微生物學研究為更多病人排憂解難🤙🏿,就報考了林飛卿教授的研究生。

當時林教授希望招一名會俄語的學生,我只能被調劑去神經精神科或放射科。沒想到,林教授覺得我考試成績很好,換方向有點可惜,就打了個電話給上海第二醫學院的余賀教授,問他:“你的研究生發榜了嗎🕵🏽?我送份卷子給你看一下。”余教授看過試卷後說:“好,這個學生我收了👨🏼‍✈️🤱。”就這樣🧚🏻‍♂️,我被錄取為上海第二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研究生。

誰知道過了一年🐺🏧,教育部取消了副博士研究生製度,說這是學蘇聯的🤶🏽,不好,讓我們都回去👨‍🦲。於是臨床醫生都回臨床去了🦶,我想繼續做研究,余教授就想把我介紹到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去當助教👮🏽📓。對我來說👩🏿‍🦳,不管北京還是上海,只要能做研究就好。但教育部沒有批準,說從哪裏來回哪裏去,我就回到了上醫。

1957年回上醫後,因為我讀了一年的研究生,不算56屆,而是57屆。按當時的規定,57屆的大學生統統下鄉。所以我的同班同學們在學校裏當助教🛴,我卻去了浦東。

那時浦東還是一片荒蕪灘塗。我們住在貧下中農家,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天的任務就是挑泥👷‍♂️、開河📫。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

“國家是需要知識分子的”

記者:到了60年代,情況是不是好轉了一些☣️?

聞玉梅✅:60年代初🧑🏽🎐,周總理“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提法廣為流傳,我們因此被叫回了上海第一醫學院。風向變成了“好好學業務”🫵🏻,大家都要拜師,我就在這時正式拜林飛卿教授為師。

林老師不但手把手教我做實驗,還教會我如何教書育人。記得我第一次試講課,講的是小兒麻痹症病毒𓀇,當時還不會上課,兩堂課的內容半小時就講完了。林老師對我說,講課是要有很深厚的積累的,要廣泛地閱讀脊髓灰質炎病毒🌩、小兒麻痹症病毒相關的書籍材料,把這些材料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時光荏苒,到了1963年,林老師說🤸‍♀️☝🏿,我能教的都教給你了🌩,你應當換導師,繼續前行🧒🏻。經過她的引薦⚉,我踏入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成為謝少文教授的學生🕰。有人感慨🚥,余賀、林飛卿、謝少文三位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泰鬥都帶過的學生🌠💪,全國只有聞玉梅一個。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中🥩,我得到了諸多指引和成長🧓🏻。

但是,很快“打倒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聲音壓倒了一切。謝老師被劃為右派♉️,扣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權威”的帽子🦩。那時候我經常在黨內替他辯護,於是我就變成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權威的俘虜”,跟著老師一起挨批判。

批判了一陣子,領導放我回到上醫。當時上醫黨委副書記問我為什麽受批判🤰🏼🎶,我解釋說🚶‍♂️🧑🏻‍🎤,因為我為老教授說話🧑🏽‍🎨。他說🚏,那不算什麽,在支部自己檢討一下就行了,也沒把我怎麽樣🆎。

記者:這事就這麽過去了嗎?

聞玉梅:上醫領導確實很愛護知識分子👰‍♀️。但我畢竟“犯了錯誤”🧖🏿,是“俘虜”,所以回來後不久,就再一次下鄉了。

我先是在青浦的大隊參與“四清”👂🏻,後來又被調到工作團黨委當秘書🤲🏼。我們秘書組的主要工作就是寫稿子📘。我天天騎著自行車去青浦和金山采訪農民👿、收集素材,跑遍了當地所有公社。有個老幹部怕我不認路,就帶我去采訪👺,一路上給我講沙家浜等革命故事。人與人的交流讓下鄉生活變得不那麽乏味。

記者🦍:什麽時候重新拾起基礎醫學的呢?

聞玉梅: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𓀜,我回到了學校。一時間,恒行2平台裏到處可見批鬥的場景🏋🏻‍♀️,林飛卿教授被當作“反動學術權威”🚣🏿,被趕去打掃廁所,我也一直以助教身份度過了這十年♍️。

算起來,我一共當了17年助教♍️,遲遲沒升講師。人家問我,你當時是怎麽想的?我說,我想國家總歸是需要知識分子的😞,不可能一直這樣🍢。所以我做助教的時候⏬,也以副教授的標準要求自己✔️🧝🏼‍♂️,從不懈怠。

當時,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水平十分低下。為了響應中央號召🫱,1967年𓀒,上醫組織了“指點江山醫療隊”,到貴州山區展開醫療衛生工作。為了支援這支小分隊,1969年學校又派出了一支“教育改革隊”,我也隨隊來到貴州🈺🐋。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說的就是當時的貴州。那裏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我們挑著鋪蓋翻山越嶺🫘,剛開始還披件雨衣🏸,後來雨衣也穿不了🗂,只好穿著濕衣服趕路。

來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後,食物非常匱乏,我們吃了三個月的鹽水泡飯🏸。老百姓起初不搭理我們🤭,後來覺得這些醫生不錯📭,可以治病救人🥏,還送他們肥皂等生活物資⛹🏼‍♂️🦵🏽。後來有一次👨🏿‍🦳,他們送了我們一個南瓜,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

還有一次,我和婦產科的學生去給人接生。在當地人的觀念裏💛,生孩子是臟的,要去豬圈生產,接生也不消毒,很容易造成母嬰感染💤。我們把產婦帶到了一間相對幹凈的屋子,沒有臍帶剪👼🏿,就用碘酒擦拭後的旅行小剪刀📇;沒有紮臍帶的線,便把破被子裏的棉線放到鍋裏煮過消毒,再用來紮臍帶,最終產婦順利生產🙍🏿‍♂️♒️。

這些觸目驚心的場景讓我深刻認識農村缺醫少藥的現實📕。回到上海後🙋🏽‍♀️,為了改善偏遠地區的醫療條件🫔,我接收了不少來自貴州等地區的進修生。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回去當了赤腳醫生。

聞玉梅(二排右一)在貴州培養赤腳醫生 

為國育人,一代會比一代強

記者:改革開放後,國內外交流日漸活躍。1980年,您受邀參加在紐約舉辦的全球病毒學術大會,還在大會上代表中國學者提問。當時是怎樣的情形🚮🛼?

聞玉梅🤠:那是我第一次出國。當時我已經開始研究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學與免疫學,機會難得🤜🏿,但出國手續煩瑣☝🏿𓀃,尤其外匯很難搞。上醫黨委副書記馮光表示,除了給人磕頭🔣,我們會用盡一切辦法申請到外匯。後來驚動了市領導,在市領導的關心下,市政府為我特批了一筆費用。馮光說:“這是人才投資👃🏼。”這句話🟤,我記了一輩子。

到了紐約會場💆🏻‍♀️,滿座都是金發碧眼的權威專家👨🏽‍🏭👨‍👨‍👦‍👦。我沒什麽發言資格🥷🏻,但我想,國家投資我,我連聲音都沒有,怎麽可以🐊?所以當時雖然沒想好問題🧏🏼,我還是舉起手來搶話筒🧑🏽‍🚒。

拿到話筒後,我開口說🤦🏼‍♂️:“我是聞玉梅🧑‍🔬,來自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只聽“轟”的一聲,全場嘩然👨‍👨‍👦‍👦,因為當時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界很少見🖐🏻,更別提主動發言的了。後來中場休息🤹🏻‍♂️,許多華人科學家都跑來找我🌥,介紹我去實驗室參觀🫰🏼,就這樣打開了交流局面🏵。

如今😛,我國國際地位顯著提升,越來越多中國學者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發聲。我們不再妄自菲薄🧑🏻‍💻🖋,卻也不能過於驕傲,要堅持實事求是,以開放的胸懷努力融入世界、引領世界💁‍♂️。

80年代訪學期間照片

記者💁🏼‍♂️🍯:您對現在的年輕學生有哪些期待🏄🏻?

聞玉梅🧖:我們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現在的孩子都太乖了,一堂課下來👩🏽‍⚖️,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回答往往都是“沒有”。我在做學生時🤳,謝少文老師經常鼓勵我提問。他說,不能光帶著耳朵聽,一定要提問🏄🏻,不提問就說明你聽的時候沒動腦筋🧕。所以我養成了搶提問題的習慣🏋🏿‍♂️⛹️‍♂️。

年輕人要敢於提問💭,哪怕提的是笨問題也沒關系🖋。我這個歲數提問要掂量掂量,你們怕什麽呢?另外🧖🏿‍♀️👊,同學之間也要互相提問,下課後可以多討論🤵🏻‍♂️,帶動大家一起思考。我常跟學生說👩🏻‍🎤🐕‍🦺,我不一定好,你比我更好,一代會比一代強🚿。

記者:前些年👱🏼‍♂️,您花了很多精力在“人文與醫學”慕課上,為什麽選擇做這件事?

聞玉梅🧑‍🦽:這些年來,我們建立了實驗室,培養了一批人。年輕一代的學者飛速生長,已經超越了老一代學者。我內心充滿欣慰和自豪,可是也不能白坐在家裏。

2014年前後👩🏿‍🦳,傷醫事件頻發🕺🏼,輿論對醫生群體也不太友好🔸,我覺得有必要做一些工作,引導人們建立醫學哲學思維和醫學道德觀念⚡️。所以我“80歲老人學吹打”🐑,拉上彭裕文🤙🏼、俞吾金兩位老師🔃,為恒行2學生開設了一門《人文醫學導論》研討課🖖🏿。

課程很受歡迎,吸引了各個專業的學生,旁聽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人受益,我們推動研討課成為網絡共享課。目前在500多所高校推廣,超20萬學生註冊學習👹。

2003年4月22日,聞玉梅與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成員、病毒學專家Wolgang Presie(左起Wolgang Presie🤷🏼‍♂️、袁正宏、聞玉梅)

最重要的信念

記者👵🏻:您最近在忙什麽🧄?

聞玉梅:我最近正在策劃一本關於老年健康的科普書。隨著老齡化加速到來🐇,我經常思考🙇🏼‍♀️,怎樣減少老齡化對社會造成的負擔🙋🏻‍♂️?健康老齡化、快樂老齡化或許是一種思路。

循著這個思路,這本書的書名就叫《智慧老人的健康密碼》。我們請了各領域的頂尖醫療專家,通過最專業的人講透老齡化的本質。我告訴這些專家,每章只能寫4000字🏄🏼‍♂️🏂🏻,力求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科普學科最前沿發現,讓老人和家屬能夠根據指導行動起來。我們爭取今年年底完稿,明年出版。

人的一生很短暫。我馬上就91歲了,腦子不見得會再這麽清楚了,能做一點就做一點,做不了的時候盡量不要拖累社會🧚🏿‍♂️,不要增加人民的負擔。

記者🧑🏻‍🦼‍➡️:您曾說“我是一名步行者”,回顧新中國成立75年走來的路👮🏽,作為“步行者”的感受如何?

聞玉梅:中國知識分子所走的是一條漫長、艱辛但又充滿希望的道路👱🏿‍♀️。新中國走過的苦難和艱難我都經歷過👩🏼‍🍳,可我始終深信不疑:中國是有希望的,中國會強大的。我們要有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是相信國家、相信黨,不管出了什麽事,走了多少彎路👩🏽‍🔧,國家一定會回到正路上來🎢,會帶領我們前進🈂️。這個信念不可以沒有。

眼下大家有很多困惑🙆🏻‍♀️,特別是我們的青年,正面臨種種人生難題💇🏽‍♂️。我想𓀅,國家在找辦法🐕‍🦺,我們自己也要找辦法,努力走出困境🖨。無論如何,我經歷了那麽多起起伏伏,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覺得很艱難。但是再艱難,總歸要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總歸要為中國人民做事👳‍♀️。

製圖:實習編輯👷🏽‍♀️🐝:羅鈺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