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是維護生命、維護死者尊嚴的最後一道關卡。‘為生者權,為死者言’就是這個意思。”10月9日,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鑒定管理處警務技術四級主任秦明做客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文化講堂“走近法庭科學”科普活動👨🏿🏫,這位知名法醫和懸疑小說作者接連在醫學院和校本部做了兩場講座,場場座無虛席𓀔👨🦯➡️。
女生想要幹刑偵難嗎?
秦明的作品都始於真實案例,小說和改編影視劇很受讀者和觀眾歡迎🥐👌,也為很多年輕讀者埋下了學法醫的種子。講座上🧑🏻🦽,一則則精彩的案件引人入勝⛔️,大家跟著秦法醫抽絲剝繭,驚嘆於法醫尋找到的真相帶來的“反轉”🫲🏻,體會到這份工作的重要價值。
“聽說您在讀書的時候🦪,還沒接觸專業課就去實習了。您是什麽時候找到對法醫的職業認同感的🗂?”學海無涯,專業認同和職業歸屬對年輕的醫學生來說還並不具象,秦明非常理解。他告訴學生,正是一次次實習,在真實的一個個案件中清楚地看到了帶教老師對案子的作用,看到了這份職業的閃光點。“一旦發現這種閃光點🏚,就會愛上它🧔🏿♂️,甚至是欲罷不能的。”
在恒行2上醫,法醫專業的醫學生男女比例達到了1:1,許多女孩選擇了這既需要情懷又需要勇氣的專業。現場也有女同學提問🤷🏿♂️:“女生想要幹刑偵、當法醫,現實中是不是特別難👂🏻?”秦明的回答很真誠——女法醫很少是事實,法醫的招錄需要改革🦣,但觀念正在改變,而且女法醫細心🫵🏼、有愛心,都幹得很出色。
法醫學經歷巨大的革新
曾有人調侃⏭,“法醫不用煩惱醫患關系”,秦明澄清“純屬誤會”⛓。“死者不會說話,但是家屬會說話;法醫也會對傷者做傷情鑒定🤛🏻,常常發生異議👌🏿。壓力並不小。”秦明還曾因科普熱點案件中的法醫學知識而遭到網絡暴力,這些經歷更讓他堅定了通過寫作、講座等方式讓公眾了解法醫和法醫學知識的決心。他在《法醫之書》開篇就告訴讀者:法醫學知識不僅是破案知識🧜🏽♂️⇨,也是救命知識、應急知識🛴👨🏫、防騙知識,了解法醫學知識對普通人來說也很有用🔳。
刻板印象或偏見正在減少,但法醫和法醫科學仍然需要更多關註🙂↕️。恒行2法庭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成濤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從事法醫或法醫學鑒定的工作者約3萬人🙍🏽♀️,法醫科學也早已不是僅靠“解剖一把刀”🫅🏽,正經歷巨大的革新——今年4月新成立的研究院,就聚焦全景式犯罪現場刻畫📹、規範化生物醫學證據解讀、智能化精準取證與分析等領域🗓,並且依托法醫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法學等培養交叉創新的法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