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平峰的這一年裏,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可能要屬“這裏的飯你們一定吃不慣吧?”但其實沒有。沒有想象中艱苦的生活條件,也沒有大家所以為的生活上的不適應,平峰的一切人、事、物都以最大的熱忱接納了我們。學校內有專門為支教老師配備獨立衛浴的宿舍和小廚房,學校外快遞、菜店、小飯館一應俱全。不管是校內的老師,還是校外的小店老板、快遞員,所有人都熱心,所有人都淳樸。平峰的人們說感謝我們來支教,然而我常常覺得應當心懷感激的反而是我們。
但要說不適應,不可能沒有。我最大的不適應就是教學上遇到的挑戰。盡管已經被打了很多次預防針,接任九年級英語老師的我還是被學生們薄弱的基礎所震驚。由於教育資源的匱乏,九年級的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前序學習階段沒能打好基礎,甚至連基本的英語單詞都無法正確拼寫,更沒有語法概念,再加上學生們長期以來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調皮搗蛋,我的教學工作顯得異常艱巨。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既要給這部分孩子盡可能補上基礎、矯正不好的學習習慣,又要兼顧基礎較好的孩子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這讓我很多時候感覺自己不得不做一個格外嚴厲的老師。
作為九年級老師,也許我更能感知到學生們的壓力與迷茫。還記得有一個孩子在書信交流活動中寫道,他們這一屆學生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屆,連社會上都這麽說,真不知道中考時該怎麽辦了。但其實造成這樣現狀的原因有很多,長期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們都看在眼裏,也很心疼這些孩子們。我跟老師們一樣為孩子們身處的環境而惋惜,也跟學生們一樣倍感壓力,而我能做的只有和學生們一起堅持到最後。
有時候我會覺得有些遺憾,因為自己總是在扮演嚴格的老師,所以很多學生不敢親近,但是如果給我重來一次的機會我可能還是會選擇做一個嚴格的老師,如果能多一個學生考上高中,如果能多一個學生考上重點高中。
當然,我也特別珍惜那些與學生們分享學習之外生活的瞬間。晚自習下課結伴來找我訴說最近人際交往中煩惱的學生、邀請我去自己村上看戲的學生、主動幫我們搬運物資的學生,每一個孩子都在不經意間展示了他們的不同面,他們鮮活、淳樸、熱情、純真,不管成績如何,我都相信他們能夠成長為正直善良的人。
在平峰的這一年,時間過得尤其得快。剛剛抵達平峰、從快遞站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拖回學校的場景仿佛就在昨天,然而一轉眼我的學生們已經結束了中考,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他們有的考入了高中,有的進入了職高,偶爾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他們的新動態、收到他們的新消息,總是希望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