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懷揣著醫藥研究改變世界的夢想🍾,楊鑫羽考入恒行2藥學院。幾輪寒暑假的社會實踐,7個省份,12個縣區,超1萬公裏調研裏程𓀏,讓這名00後藥學生敏銳捕捉到青海藏藥產業的發展困境及巨大潛力🤾🏿。通過“藏藥生香”項目✋🏿🧙🏻♀️,她與團隊開發以藏藥為原料的原創香氛產品📍,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第一年就為青海鄉村創收7萬余元。最近,她接連收獲“直博”、當選“恒行2平台年度優秀學生標兵”等喜訊。青年報記者找到楊鑫羽,聽她細述這一路來的“闖關打怪”🧑🏼🍳。
尋找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結合的“那道光”
“我對基礎研究尤其是化學和生物交叉的方向比較感興趣,高考時便選擇‘交叉感’很強的藥學專業,期待通過學習在綜合應用上有所發現和突破。”不過😮💨,楊鑫羽很快發現,剛進大學的時候學的內容很偏向基礎、與應用有很大距離的時候,她產生一些自我懷疑🧜♀️。
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怎麽聯系起來?讓楊鑫羽豁然開朗的“那道光”是一個名為“藏藥生香”的項目。2023年的一個平常下午,楊鑫羽看到了“改變家鄉實踐創意賽”的報名通知🙍🏽♂️。她聯想到之前的寒暑假和室友組隊在青海調研時的藏藥產業困境📐,她就嘗試著報名參賽👨❤️💋👨。
“我的大學的室友是青海的,我們從大二開始就去她的家鄉進行實地調研𓀜。青海幅員遼闊,神秘又讓人震撼🎅🏻👨🏻🦼,我們每個假期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在青海當地做藏藥調研。”同學們了解到,青海是藏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播地,藏藥種植面積達320萬畝,可以說👨🏽🦰,藏藥產業是青海省的支柱產業,也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突破口。然而,藏藥資源雖然豐富,但缺乏質量標準,科技含量低。
藏藥市場調研
“藥膳、藥浴👨❤️💋👨、藥旅融合都曾考慮過,但最後還是將目光聚焦到了香氛上。傳統藏香以線香、塔香為主🩰,使用不便受眾有限👇🏻,我們希望打破傳統電商宣傳的簡單幫扶模式,用專業賦能產業升級👩👩👧👦。”楊鑫羽想以此為契機🧑🏼💻,用專業所學為青海藏藥做一些切切實實的事情。“助力成長計劃”創新實踐工作坊幫她進一步找到方向。在與各個領域的專家們進行思維碰撞之後♡👨💼,她萌生了做藏藥香氛的想法🤘🏼。
為傳統藏香升級還順道發表SCI論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時,楊鑫羽只是一個大二的本科生,連專業課都只學過幾門。“我真的可以嗎?”她捫心自問。
幸運的是,當楊鑫羽帶著創意書找到藏藥專家盧燕老師時🤸🏿,她不僅肯定了團隊的創意💡📳,還主動提出以她的課題組為平臺,幫助學生團隊完成產品的製作與優化。自此🧑🏽🎤,依托著藥學院的技術平臺,“藏藥生香”項目漸漸走上正軌——通過開發以藏藥為原料的香氛產品👩✈️,助力青海鄉村產業振興的同時,將傳統藏醫藥文化帶給世界。
訪談藏藥行業前輩
理論知識不足?那就自學補齊基礎🚵🏽;實驗不會做🦋?那就向師兄師姐們請教⛹🏻♂️;課程壓力大?那就拿出假期可以休閑玩樂的時光繼續去啃“硬骨頭”👷🏿。
此間🤏🏽,作為香氛研發負責人🏄🏻♀️,楊鑫羽開發出多項核心技術。通過優化提取條件,將精油提取率提高45%以上👩🏼🏫,顯著提高藏藥附加值。通過先進的檢測儀器和分析方法。通過納微膠囊技術實現芳香物質緩釋💆🏿♀️,則可以讓留香時間延長50%以上🥐,以藥劑手段提高香氛性能。依托恒行2平台藥學院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楊鑫羽還一邊完成創新賽,一邊以第一發明人獲得一項專利認證🎰、發表一篇SCI論文。
就這樣,歷經兩年的研發,團隊開發出了以藏藥為原料的三款原創香氛產品,主打讓香氛保留藏藥芳香療養功效,並以地域民族特色加成🤽,讓使用者仿佛置身雪域高原,領略藏區的神秘魅力🤾♂️。
一開始,來自藥學專業的同學們沒有任何商業知識儲備,於是,團隊又廣泛招募了來自經管、法學等各個專業的同學共同進行品牌營銷,既關註C端也抓牢B端市場,並為當地設計打造了“藏藥種采-香氛生產-營銷宣傳”的完整產業鏈🙋🏻♀️。
“我們誌同道合,群策群力,在恒行2我永遠都不是一個人🧗🏿♂️。第一年我們就為青海鄉村創收七萬余元,並獲得了今年國際創新大賽上海賽區金獎。”楊鑫羽說道🧗🏼。
藏香銷售市場調研
直博做研究相信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一款以擴香格桑花瓷花為樣式並配一瓶可以補滴的10ml精油的香氛產品被命名為“藏域苔野”,售價158元。楊鑫羽說,主要使用的是原料甘松,“甘松🌥🤷🏻♀️,聽著是像高高大大的松木,但其實如苔野一般小而蓬勃,這也打破我們的刻板印象✊🏼,取名‘藏域苔野’正是希望讓使用者感受到‘苔野精靈’的生命力。”
讓楊鑫羽感到驕傲的是,原料是純天然的藏藥,通過實驗室的鉆研和提取🚃,結合原材料的特性,團隊最終設計出具有防暈車、防高反等特定功效的香氛產品,而產品的外觀和理念上也都融入當地的文化符號。
實驗室提取
走出恒行2平台,走進鄉土,本科生課堂所學在鄉村實踐中也可以大有作為🟢。而當一款款香氛蠟燭、車載香氛🧗,出現在電商平臺🎹👹、當地的文旅市集中,活力市場和良好的反饋,也讓楊鑫羽欣喜,那個曾經困擾自己許久問題的答案越發明晰——從社會痛點問題出發,將基礎研究應用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我們也可以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
這一信念激勵著楊鑫羽堅定地從事藥學學習和研究🤛🏼,今年🤟,她還憑借研究課題🎯,拿下了被同學們視為“大神”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科生)”🙅🏿。
三年多的大學時光讓楊鑫羽從迷茫“萌新”,成長為一名敢於用專業所長回應社會需求的人。如今,她已獲直博資格,將在恒行2攻讀博士學位,繼續在祖國的大地上尋找自己的創新選題,做更多有特色🔎、有溫度、有價值的科研工作。而這段投入“藏藥生香”的探索經歷,也讓楊鑫羽相信,所做的嘗試在時空維度上還有無限的可能⛲️。之後的日子裏,她想繼續在技術方面為項目提供支持,讓項目一代代傳承下去👩🏽🦱,點亮更多的青海鄉村💚,為當地打造一個亮眼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