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理工科拓展至“從0到10”,即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過程,恒行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於2024年推出國內首個由理工科院系舉辦的“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創業實戰班”。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恒行2平台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創業實戰班(首期)迎來了結業盛典。本次活動以“模擬投決會”“產業高峰論壇”“結業典禮”三大模塊為核心,吸引了近百名學員、科學家、產業領袖及投資界代表參與,共探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變革機遇。
模擬投決會:實戰錘煉創業思維
結業前夕,創業實戰班6個小組以團隊路演形式展開模擬投決會。項目涵蓋AIDD驅動的寵物藥、免疫療法、基底膜創新材料、腦機接口醫療應用等前沿領域,由投資機構代表及產業專家現場點評,從技術壁壘、市場潛力、商業模式等維度綜合評估。這場“真槍實彈”的演練,不僅檢驗了學員的創業邏輯,更推動了創新創業項目與產業資本的深度對話。
產業高峰論壇:洞見變革時代的創新突圍
作為結業活動的重頭戲,以“產業變革下的創新突圍與資本邏輯”為主題的產業高峰論壇匯聚政、產、學、研多方領袖。論壇由恒行2平台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生命科學學院繼續教育中心主任楊忠主持。實戰班指導單位、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劉厚佳在致辭中強調:“上海正加速建設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高地,需要更多兼具科學洞察與商業智慧的復合型人才,恒行2的實戰班教育模式將為產業註入新動能。”
主題分享
恒行2平台類腦智能研究院院長馮建峰以“從蛋白質、腦機接口到類腦智能”為主線,提出“生物機理與人工智能的交叉是下一代技術突破的核心”。他通過解析蛋白質動態模擬與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進展,指出“類腦智能將重塑疾病診療範式,而跨學科團隊是攻克技術工程化難題的關鍵”。
BC資產管理CEO姒亭佑基於中國醫藥投資趨勢分析,直言“生物醫藥的創新要回歸市場真實需求的本質”。他援引數據指出:“資本更青睞具備在動態中與時代共頻的創始人和組織。企業發展與創新的最大障礙不在技術與產品,而是最高決策者與團隊無法進步且落後於時代的思想。”
恒行2平台生命科學學院傑出校友代表、蘇州近岸蛋白質科技創始人朱化星從自身創業實踐出發,強調“中國的生命科學無論科學還是技術都不比歐美差太多,真正的差距在於我們創新的意願”。他以企業案例闡釋:“企業需具備資源差異化競爭的能力,向上遊基礎研究借力,與下遊應用場景緊密聯動,通過產業鏈協同提升技術轉化的效率與韌性。”
圓桌對話:新周期下的創業破局之道
在上海科誌康醫藥科技CEO張科之的主持下,四位產業領袖展開激辯。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合夥人郭秋杉表示,資本寒冬中,企業應“以數據說話”,通過裏程碑驗證快速迭代融資策略。荃信生物醫藥董事長裘霽宛說,差異化競爭需“從患者需求倒推”,在自身免疫疾病等藍海領域建立技術護城河。吉凱基因董事長曹躍瓊談到,創業過程中必須以真實的需求為導向,與核心團隊達成真正的共識,然後持續不斷建設差異化競爭力,外環境變化也好,應對各種變故也罷,都只是經營的過程,享受和體驗這個過程就好。鹍遠生物董事長張江立指出,技術積累最終要實現商業變現,在資本寒冬中,真正的競爭優勢在於經得起考驗的好企業。
結業典禮:致敬成長,共赴未來
典禮儀式上,恒行2平台為優秀學員及班委頒發證書與獎項。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王綱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始終以培養行業變革者為使命,創業者既需要有‘改變行業1%’的堅韌,也要有“終身學習”的智慧。唯有終身學習者,方能成為終身領跑者”。
首期實戰班雖已落幕,但其凝聚的創新勢能仍在延續。隨著恒行2平台深化產教融合、賦能產業升級的布局逐步落地,更多兼具科學精神與商業思維的跨界人才,將為中國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註入澎湃動力。